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刻璧东沈于雒 远古 · 帝尧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玄(《御览》八十引《尚书中侯》)
政语 远古 · 帝尧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帝尧曰:「吾存心于千古,加志于穷民。
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
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
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贾谊《新书·修政语》上)」。
桑林祷 其一 商 · 商汤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时,即当朕身。
履未知,得罪于上下。
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
万方有罪,即当朕躬。
朕躬有罪,无及万方(《墨子·兼爱》下引说。又《吕氏春秋·顺民篇》:「天大旱,五年不收,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多末二语。其为祷旱之词,可以互證。而《周语。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韦诏注:「《汤誓》,《商书》伐之誓也。」今《汤誓》无此言,则散亡矣。又《论语·曰篇》孔安国注:「此伐告天之文。」《墨子》引《汤誓》其词若此,则与《墨子》显异,所未详也。)
对汤问 其二 商 · 伊尹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
伊尹对曰:「昔者见人而知,任人然后知,以成功举之。
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
况无法度而任已,直意用人,必大失矣。
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
王者何以选贤
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
然后治也。
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
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
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尊其爵,重其禄。
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
百官能治,臣下乐职
恩流群生,润泽草木。
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说苑·君道》)
仲虺之告 其二 商 · 仲虺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
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荀子·问》引《中蘬之言》,又《吕氏春秋·骄恣》引「霸得疑者」四字。)
《归藏》启筮 其七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帝尧降二女,为舜妃(《周礼。太卜疏》引《坤开筮》,坤是其卦名。)
乙酉元日八首 其四 明 · 唐伯元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献赋惭司马,逢君喜帝尧
尚疑樽俎意,无补圣明朝。
玉律阳方长,春风冻已消。
胡儿休牧马,指日断天骄。
刘琦等不当责降熙宁二年八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九、《范忠宣公奏议》卷上、《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六
臣今日忽闻诏令,以台官刘琦等言多失实,事辄近名,擅去官曹,动喧朝听等罪,各落御史,降充监当者。
闻命之际,中外震惊,人臣以率职为忠,人君以纳谏为美。
率职之臣获罪,则忠勤不劝;
纳谏之风或阙,则君德有亏。
是以仁宗皇帝开广言路,优容诤臣,执政不敢任情,小人不能害政,以致太平日久,亿兆归心。
先皇容纳直言,未尝变色。
是时吕诲等与臣为御史,亦尝擅纳告身,皆蒙慰谕封回,自是等力求外补,此陛下之所亲见,固为万世之光。
陛下述事继明,思绍先烈,而因二三执政不能以道事君,教化或失其后先,刑赏或乖于轻重,中书藏其本末,但致外议喧腾。
凡居言责之臣,敢不即时论奏!
既许风闻言事,即是过失得原,而柄臣遂非,捃摭其罪,欲其畏避搐缩,遇事不敢辄论。
虽于政府便安,而陛下将何所赖?
执政王安石文学自负,以议论得君,专任己能,不晓时事,而又性颇率易,轻信难回,举意发言,自谓中理。
近以陛下切于求治,安石不度己才,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霸富国强兵之术,尚令则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鄙老成为因循之人,弃公论为流俗之语,异己者指为不肖,合意者即谓贤能。
所以荐薛向为通才,指吕诲为无用,致陛下无从谏之美,使时政有揠苗之忧。
臣常失望痛心,故已屡有陈奏。
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陛下有尧、舜之资,而安石桑羊之术,不恭甚矣。
四方百姓未安,而安石欲使小人以扰之,贼之甚矣。
加以曾公亮年高不退,廉节已亏,且欲安石见容,惟务雷同茍且,旧则好拘文法,今则一切依随。
赵抃心知其非,而词辩不及安石,凡事不能力救,徒闻退有后言。
此皆陛下大臣所为,安得政令无失?
求谏尚恐不及,何暇深责诤臣!
盖以安石之心,将欲果于兴事,所以深恶言者,惩戒后来。
殊不知成汤罪己而兴,禹拜昌言曰圣,周道既衰,则有防川之蔽;
秦法虽暴,而有敢怒之民。
陛下睿知聪明,洞照古今,岂可启宠偏听,而失天下之心?
伏望陛下平气虚怀,深为国计,将等责降告敕速赐追还。
安石不可久在中书,必恐任性生事,宜速解其机务,或且置之经筵,足以答中外之心,弭未然之患。
如是,则商汤改过之美,可复见于今;
帝尧从欲之仁,不独称于古,臣不胜大愿!
然臣久居谏列,智虑不明,不能救止未然,遂致圣政有失,虽陛下不惮改作,而臣之职事已隳,岂敢复在谏垣
辄已居家待罪,自今月十日更不供职,伏乞重行贬窜,以戒百官。
〔贴黄〕今后政府臣寮,每欲主张亲知,但只先同议论,后至签敕之时,别作回避,则言者无由奏弹,陛下岂可不察。
刘述方被勘劾,恐执政陷以稽迟之罪;
刘述既见事有未安,自当不敢行下,本是尽心职事,却蒙执政深怒。
王安石旧作中书舍人纠察在京刑狱,亦曾缴纳词头,不肯入谢。
今日不存忠恕,以至于此,亦乞陛下详察。
论告命不经门下辞同知枢密院元祐元年三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范忠宣公奏议》卷下、《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
臣近以辞免恩命,伏蒙圣慈累差中使封回劄子,宣谕丁宁者。
愚贱之臣,屡烦天听,再蒙遣使,恩典过优,固当勉励疲驽,上副任使。
然臣有危恳,须合力陈。
窃闻臣今来告命,不曾经门下审读。
臣闻爵人于朝,与众共之,所以昭示至公,杜绝私门,乃有司之职守,为朝廷之典章,此万古不易之规,而圣王之通道也。
今闻台谏臣僚皆有文字论列,而未蒙追改。
陛下必以谓进用辅臣,已有成命,不当因人之言,轻有回改,以示睿断,欲全恩礼。
臣之愚虑,窃谓不然。
方今拔擢臣僚,颁宣号令,多因公卿密启,或非陛下素知,若不经历有司,必然难得审当。
今来台谏官若俱有文字,即是朝野公言。
其言当则人皆谓之忠贤,其言不当则人皆谓之谗党,各自系其名节,岂肯轻易奏论?
非同一人私窃之言,可以误惑圣听。
陛下当坦然听信,不必致疑。
彼皆陛下选用正直,使为耳目之官,岂有人不用耳目,而可以视听于天下也!
况陛下临御以来,闻善必纳,从谏如流,今乃于臣告命特令不过门下,言者必不肯已,微臣必不敢居。
久郁众情,恐失群望,不如因臣辞免,特赐允从。
则上可以资陛下纳谏之明,下可以成愚臣安分之志,而俾近臣得职,言路开通,广帝尧舍己从人之风,协成汤从谏弗咈之义,一举而数善皆得,在圣明可不务乎?
与夫微臣叨被误恩,沮格公议,利害相去远矣。
伏望陛下察臣竭诚为国,不为身谋,特赐留神采纳,天下幸甚。
〔贴黄〕臣未曾得见告身,只是传闻,迫于自陈,不暇更候审实,伏望圣慈怜察。
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元祐二年十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范忠宣公奏议》卷下、《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
臣窃闻门下侍郎韩维,有与外任指挥
臣伏见韩维公忠笃实,禀于天性,议论赏罚,据理直前,尽心国家,不避嫌谤。
陛下用为执政,可谓股肱之良。
伏惟陛下宽仁大度,委任群臣,进退辅弼,咸以至公。
韩维未闻别有大过,不候封章陈请,遽然遂去,必有奸人密行谮诉,上误圣聪,致陛下用贤不终,使大臣失进退之节,实恐正人失望,有亏圣政。
伏望陛下深加睿思,或因臣寮开陈,却令追寝前命,以成帝尧舍己从人之心,以继商汤改过不吝之美。
臣被恩殊异,难以缄默,伏望圣慈深赐采察,天下幸甚!
臣与韩维亦沾姻戚,既欲上裨圣化,难以避嫌自安,更乞圣慈遍询文彦博、吕公著以下诸大臣,则知维之邪正。
果是正人,则虽有些小过失,全望陛下主张;
若以小过去之,是使奸人得计,恐非天下之福。
臣闻谤韩维者,多言其引用亲戚。
乞陛下将进用过韩维亲戚,遍问三省,元是何人发意,因与不因韩维,自然有无阿私,事状明白,庶不误陛下至公惩戒之意。
嬴秦论 中唐 · 刘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九
无有天下而不知秦之焚书也。
无世而不谓不用圣人之道所以亡也。
呜呼。
秦亡自亡也。
安能焚书为秦亡耳。
天下不用秦如圣人之道。
故秦不得其道而用也。
当其时。
天下一家而尊己。
外无非心之人。
故深法禁人之恶也。
则不当去法以禁人之善。
是则果习天下之离心而背已也。
岂秦区区之心欤。
盖天必以秦之强暴。
非大败无以叛其四海之心。
故先绝其事君敬长之术。
而后从天下以亡其天下焉。
夫天与秦则书存。
不与秦则书焚。
而秦终无自焚之心也。
且圣人宫先自藏其书。
是秦未始有焚书之心。
圣人之家先有其心矣。
故曰秦亡其自亡矣。
且圣人之道。
与天地合其久。
与鬼神合其微。
则不得毁置之在秦也久矣。
陶唐氏之水。
前有圣人之化。
后有圣人之勤。
而后民知事君敬长之术。
自秦之火。
前圣已远。
后圣不作。
而其术不数世亦已成矣。
岂非天之欲有绝而先绝其术。
欲有立而先立其术欤。
今或怨秦之火不全其道也。
不知秦火息矣。
上林赋 西汉 · 司马相如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六、全汉文 卷二十一、文选卷八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禦,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踰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𦥕君自损也。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苍梧,右西极。
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终始灞浐,出入泾渭。
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
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壄。
汨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
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汹涌彭湃。
滭弗宓汨,逼侧泌瀄。
横流逆折,转腾潎洌。
滂濞沆溉,穹隆云桡,宛潬胶盭。
踰波趋浥,涖涖下濑。
批岩冲拥,奔扬滞沛。
临坻注壑,瀺灂霣坠。
沈沈隐隐,砰磅訇磕。
潏潏淈淈,湁潗鼎沸。
驰波跳沫,汨濦漂疾,悠远长怀。
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然后灏溔潢漾,安翔徐回
翯乎滈滈,东注太湖,衍溢陂池。
于是乎蛟龙赤螭,䱍䲛渐离
鰅鰫鰬魠,禺禺魼鳎。
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
鱼鳖欢声,万物众夥。
明月珠子,的皪江靡,蜀石黄碝,水玉磊砢。
磷磷烂烂,采色浩汗,丛积乎其中。
鸿鹔鹄鸨,驾鹅属玉。
交精旋目,烦鹜庸渠
箴疵鵁卢,群浮乎其上。
汎淫泛滥,随风澹淡
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嵷崔巍。
深林巨木,崭岩嵾嵯。
九嵏𡽱嶭,南山峨峨。
岩陁甗锜,摧崣崛崎。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谽呀豁閕,阜陵别岛。
崴磈㟪廆,丘虚堀礨。
隐辚郁㠥,登降施靡,陂池貏豸。
沇溶淫鬻散涣夷陆
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掩以绿蕙,被以江蓠。
糅以蘪芜,杂以留夷。
布结缕,攒戾莎,揭车衡兰,槁本射干。
茈姜蘘荷,葴持若荪。
鲜支黄砾,蒋苧青薠。
布濩闳泽,延曼太原
离靡广衍,应风披靡。
吐芳扬烈,郁郁菲菲
众香发越,肸蚃布写,䁆薆咇茀。
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芒芒恍忽。
视之无端,察之无涯。
日出东沼,入乎西陂
其南则隆冬生长,涌水跃波。
其兽则㺎旄貘犛,沈牛麈麋。
赤首圜题,穷奇象犀。
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揭河。
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
蛩蛩驒騱,駃騠驴骡。
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华榱璧珰,辇道纚属。
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夷嵏筑堂,累台增成,岩窔洞房。
頫杳眇而无见,仰󰋩橑而扪天。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扡于楯轩。
青龙蚴蟉于东葙,象舆婉僤于西清。
灵圄燕于閒,偓佺之伦暴于南荣。
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盘石振崖,嵚岩倚倾,嵯峨㠍嶪,刻削峥嵘。
玫瑰碧琳,珊瑚丛生。
珉玉旁唐,玢豳文鳞。
赤瑕駮荦,杂锸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
枇杷,楟奈厚朴。
梬枣杨梅樱桃蒲陶。
隐夫薁棣,荅遝离支
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貤丘陵,下平原
翠叶,扤紫茎。
发红华,垂朱荣。
煌煌扈扈,照曜钜野
沙棠栎槠,华枫枰栌。
留落胥邪,仁频并闾。
欃檀木兰豫章女贞。
长千仞,
夸条直畅,实叶葰楙。
攒立丛倚,连卷欐佹
崔错癹𩨒,坑衡閜砢。
垂条扶疏,落英幡纚。
纷溶箾蔘,猗狔从风。
藰莅芔歙,盖象金石之声,管籥之音。
偨池茈虒,旋还乎后宫。
杂袭累辑,被山缘谷,循阪下隰,视之无端,究之无穷。
于是乎玄猿素雌,蜼玃飞𧕫,蛭蜩蠼猱,獑胡豰蛫,栖息乎其间。
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颠。
隃绝梁,腾殊,捷垂条,掉希间。
牢落陆离,烂漫远迁。
若此者数百千处,娱游往来,宫宿馆舍。
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
乘镂象,六玉虬
拖蜺旌,靡云旗。
皮轩,后道游。
孙叔奉辔,卫公参乘。
扈徒横行,出乎四校之中。
鼓严簿,纵猎者,河江为阹,泰山为橹。
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先后陆离,离散别追。
淫淫裔裔,缘陵流泽,云布雨施。
生貔豹,搏豺狼。
手熊罴,足壄羊。
鹖苏,绔白虎。
被班文,跨壄马。
陵三嵏之危,下碛历之坻。
径峻赴险,越壑厉水。
蜚廉,弄獬豸。
格虾蛤,鋋猛氏。
羂騕袅,射封豕
箭不苟害,解脰陷脑。
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于是乘舆弭节徘徊,翱翔往来。
睨部曲之进退,览将帅之变态。
然后侵淫促节,倏夐远去。
流离轻禽,蹴履狡兽。
轊白鹿,捷狡兔。
轶赤电,遗光耀。
追怪物,出宇宙。
蕃弱,满白羽
射游枭,栎蜚遽。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
弦矢分,艺殪仆。
然后扬节上浮,凌惊风,历骇猋,乘虚无,与神俱。
躏玄鹤,乱昆鸡。
遒孔鸾,促鵔鸃。
拂翳鸟,捎凤凰。
捷鹓雏,掩焦明。
道尽途殚,回车而还。
消摇乎襄羊,降集乎北纮。
率乎直指,晻乎反乡。
蹶石阙,历封峦。
鳷鹊,望露寒。
棠梨,息宜春,西驰宣曲,濯鹢牛首
登龙台,掩细柳。
观士大夫之勤略,均猎者之所得获。
徒车之所轥轹,步骑之所蹂若,人臣之所蹈籍。
与其穷极倦𠙆,惊惮詟伏。
不被创刃而死者,他他籍籍
填坑满谷,掩平弥泽。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
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巴渝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颠歌。
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铿鎗闛鞈,洞心骇耳。
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
鄢郢缤纷,激楚结风。
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
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靓妆刻饰,便嬛绰约。
柔桡嫚嫚,妩媚孅弱。
曳独茧之褕绁,眇阎易以恤削。
便姗嫳屑,与俗殊服。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
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
朕以览听馀閒,无事弃日
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
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
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
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
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
恤鳏寡,存孤独。
出德号,省刑罚。
改制度,易服色。
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
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涂。
览观《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驺虞》。
弋玄鹤,舞干戚。
载云䍐,掩群雅。
悲《伐檀》,乐乐胥。
脩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
述《易》道,放怪兽。
登明堂,坐清庙。
次群臣,奏得失。
四海之内,靡不受获。
于斯之时,天下大说,乡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
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王,而功羡于五帝。
若此,故猎乃可喜也。
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
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
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
务在独乐,不顾众庶。
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
则仁者不繇也。
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
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辟,而人无所食也。
夫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侈,仆恐百姓被其尤也」。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受命矣」。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四 宋 · 韩驹
 押歌韵
益昌刬移文,道州拙催科。
我愚象二子,将奈分宁何。
吾君放勋姿,于今万邦和。
县令但拱手,排衙鼓鸣鼍。
故人怒挽船,劝勿凌江波。
君其谢故人,我亦聊弦歌。
嵩洛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东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二
观水不至洛,观山不至嵩。
周流三万里,飘泊等萍蓬。
我初见洛水,盖自巩县东。
行行入偃师,河洛斯会同。
心胸大怡悦,耳目忽昭融。
因悟皇古初,天人共明聪
游河与巡洛,辄与帝谓通。
皇戏画卦理,神禹治水功。
图书实阐示,易范开冥濛。
嵩峙洛河间,允为天地中。
茫茫羲禹后,制作来姬公。
测景先阳城,朝夕正考工。
规度百里内,乃营城庙宫。
成王受图卜,垂拱冲人冲。
太保非不圣,承命位自攻。
公成文武德,岂忘镐与丰。
兹事盖悬绝,一埽口耳空。
卜年将九百,周祚得再隆。
封国指奎娄,定道育圣躬。
河图虽不出,凤亦不栖桐。
闻知嗣先圣,万古开愚聋。
溯惟皇羲来,放勋及重瞳。
发祥地相望,阙里连葱葱。
海岱与嵩洛,其气相始终。
至孔乃尽泄,巍荡天比崇。
我由岱至嵩,千里驰如虹。
获睹泱泱洛,回忆洋洋风。
斯游信奇绝,神志为之充。
吁嗟今世事,周孔道欲穷。
将使礼乐区,化为夷与狨。
疮痍满宙合,悔祸望苍穹。
私忧一怀古,莛寸叩钟洪。
萧景仁墓志铭庆元五年正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昌谷集》卷一九
景仁讳顗国子祭酒萧公讳之敏、封太恭人项氏之次子也。
淳熙五年,今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南康守,开府之初,会僚属言曰:「吾早识祭酒萧公,景仁又其贤子。
祭酒公既殁,闻景仁欲以所得官逊兄子,而州县弗敢言。
吾惧无以成其美也」。
上其事于朝,景仁得不补官。
当是时,天下之贤士大夫举手引领,思所以激颓风而感动人之善心者,以景仁为何若人也!
某六岁时,已得拜祭酒公,以公与先君善,而哭其丧也。
八岁得见景仁于亲戚李氏家,二十岁而得娶祭酒公季女,登萧氏之门,闻祭酒公与景仁之事最审。
景仁制行与祭酒节目,小小不同。
而得祭酒立己之要,未有如景仁者。
祭酒公早孤,事二姊以孝,与弟郢州通判公友爱,闻于亲党。
景仁既克事其亲,所以事通判者,犹事吾祭酒公也。
祭酒公且老,有田数十亩,每以分给姊弟。
景仁治农事,走田里甚苦,与两家兄弟均其贫乏,至不能自给。
祭酒公以刚毅立朝,孝宗皇帝思其直谅,见于圣语。
抨弹风采,闻者胆丧。
景仁持月旦之柄,雌黄人物,面与人相失,不歉也。
祭酒公初拜副端,即论事以出,典成均酹,朝士第且将持橐,时当肆类,漫不为景仁计,毅然退勇,同列不能夺。
景仁敝屣视一官,未尝与人商搉,既得所欲,怡然无一毫勉强意。
志尚端严,有祭酒公遗直。
稍留意诗笔,即合祭酒公格律,识与不识,知其为祭酒公贤子也。
景仁有兄而早即世,有弟而年齿不相若,中年干蛊,祭酒又朴俭,故景仁之用力也勤,而其觉衰也早。
至甲寅乙卯间,病已侵矣。
会有以导引之说言者,景仁时亦信之,过其弟婺源知县硕官舍,因道访方士甚款。
既款而归,裹一岁之粮,且将复往与亲友会聚,时常言:「我明年当不出,今已当别」。
一日束行李买舟而上,泊南康城下,访所亲邵艮子山书馆,谓子山曰:「我有大事,欲来投子」。
子山未悟也,对榻而卧,中夕子山甚亟,起而视之,已不能语。
子山善护持之,复舟载以归,越六日而逝,则庆元丁巳十二月之十三日也,年五十有八。
景仁学导引时,其实已病,与方士言,其实无所损益。
顾景仁方寸素明,故得知其病。
病既革,而又知其死。
以为因学方士以死,固不知景仁
或谓其知死,为有得于方士,则又惑也。
景仁大抵天资高,笃于自信,与物易忤。
其清心外物,若与方士者合。
至急人利害,奋其身不顾,博爱实能,要不与为我者同道,世或有不知耳。
家本江州湖口人,先世咸居南康都昌,徙居湖口邑下,则自景仁始。
娶刘氏,耒阳丞讳渐之女,阃内有法,祭酒公、太恭人皆以为贤。
祭酒之考讳固,赠朝散大夫
大夫之考讳仲山
景仁三男子:必简、必端、必复。
必简修职郎郴州司理参军,以谨悫受上官知,交荐公车。
必复为兄颖后,与必端俱习举子业,不碌碌。
女二人,适胡瑜、李日严,皆名家子,有学术。
孙男二人:有大、有立。
将以己未正月丁酉葬于彭泽乡加塸里漕湖亭子山之原。
前事数月,景仁诸子尝以铭文为言矣。
某辞曰:「祭酒公、通判之铭,丞相周公公实为之。
近岁太恭人之葬,今丞相京公典书其事。
则铭景仁也,必有大手笔,如三公者」。
辞数四矣,距葬且半月,复得婺源君书,以日月有期,不暇走远介,谓某闻祭酒公与景仁之事最审也,必使之铭而不可辞。
乃铭之曰:
孤竹二子,圣许其清。
忽诸不祀,未免近名。
有祀不馁,汉刘、邓、丁。
虽微中道,庶几典刑。
鸿恺太尉,彪没太傅
始辞其卑,弗辞其富。
孰如景仁,孝友肫肫。
苟利弓冶,崇素安贫。
陶唐氏之民欤!
报祁侯缯它 西汉 · 杨贵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二
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
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
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
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
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鬲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
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
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
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
裹以币帛,鬲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
繇是言之,焉用久客!
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臭。
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今费财厚葬,留归鬲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于戏!
吾不为也(《汉书·杨王孙传》,又见荀悦《汉纪》、刘向《说苑》,皆小异。)
四子讲德论 西汉 · 王褒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二、文选卷五十一
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
微斯文学问于虚仪夫子曰:「盖闻国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今夫子闭门距跃,专精趋学有日矣。
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怀宝,是伯牙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
于是欲显名号,建功业,不亦难乎」?
夫子曰:「然,有是言也。
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仆虽嚚顽,愿从足下。
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文学曰:「陈恳诚于本朝之上,行话谈于公卿之门」。
夫子曰:「无介绍之道,安从行乎公卿」?
文学曰:「何为其然也?
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故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
嫫姆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苟有至道,何必介绍」?
夫子曰:「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
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斲;
但悬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
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涂之疾也。
才蔽于无人,行衰于寡党,此古今之患,唯文学虑之」。
文学曰:「唯唯,敬闻命矣」。
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求贤索友,历于西州
有二人焉,乘辂而歌。
倚輗而听之: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啴缓舒绎,曲折不失节。
问歌者为谁?
则所谓浮游先生陈丘子者也。
于是以士相见之礼友焉。
礼文既集,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鲜闻,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
敢问所歌何诗?
请闻其说」。
游先生陈丘子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益州刺史之所作也。
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
文学曰:「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南容三复白圭孔子睹其慎戒;
太子击诵晨风,文侯谕其指意。
今吾子何乐此诗而咏之也」?
先生曰:「夫乐者感人密深,而风移俗易。
吾所以咏歌之者,美其君术明而臣道得也。
君者中心,臣者外体
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
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
节趋不立,则功名不宣
故美玉蕴于珷玞,凡人视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和宝也。
精练藏于矿朴,庸人视之忽焉,巧冶铸之,然后知其干也。
况乎圣德巍巍荡荡,民氓所不能命哉!
是以刺史推而咏之,扬君德美,深乎洋洋,罔不覆载,纷纭天地,寂寥宇宙。
明君之惠显,忠臣之节究。
皇唐之世,何以加兹!
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将至也」。
文学曰:「书云:迪一人使四方若卜筮。
忠贤之臣,导主志,承君惠,摅盛德而化洪,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
愚窃惑焉」。
游先生色勃眦溢,曰:「是何言与!
周公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
吉甫宣王穆如清风,列于大雅。
夫世衰道微,伪臣虚称者,殆也。
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
鄙殆之累,伤乎王道。
故自刺史之来也,宣布诏书,劳来不怠,令百姓遍晓圣德,莫不沾濡。
厖眉耆耇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且观大化之淳流
于是皇泽丰沛,主恩满溢,百姓欢欣,中和感发,是以作歌而咏之也。
传曰:『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臣子于君父之常义,古今一也。
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乃欲图大人之枢机。
方伯之失得,不亦远乎」?
丘子见先生言切,恐二客惭,膝步而前曰:「先生详之:行潦暴集,江海不以为多;
䲡鳝并逃,九罭不以为虚。
是以许由匿尧而深隐,唐氏不以衰;
夷齐耻周而远饿,文武不以卑。
夫青蝇不能秽垂棘,邪论不能惑孔墨。
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受命如丝,明之如缗,甘棠之风,可倚而俟也。
二客虽窒计沮议,何伤」?
顾谓文学夫子曰:「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
愿二子措意焉」。
夫子曰:「否。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枹鼓铿锵,而介士奋竦。
故物不震不发,士不激不勇。
今文学之言,欲以议愚感敌,舒先生之愤,愿二生亦勿疑」。
于是文绎复集,乃始讲德。
文学夫子曰:「昔成康之世,君子德与?
臣之力也」?
先生曰:「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
故虎啸而风寥戾,龙起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鸣声相应,仇偶相从。
意合,物以类同。
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以明,不殚倾耳而听以聪。
何则?
淑人君子,人就者众也。
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大厦之材,非一之木;
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
盖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
有君而无臣,春秋刺焉。
三代以上,皆有师傅;
五伯以下,各自取友。
齐桓有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咎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
秦穆有王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
楚庄有叔孙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
勾践有种蠡渫庸,剋灭疆吴,雪会稽之耻。
魏文有段干田翟,秦人寝兵,折冲万里。
燕昭郭隗乐毅,夷破彊齐,困闵于
夫以诸侯之细,功名犹尚若此,而况帝王选于四海,羽翼百姓哉!
故有贤圣之君,必有明智之臣。
欲以积德,则天下不足平也。
欲以立威,则百蛮不足攘也。
今圣主冠道德,履纯仁,被六艺,佩礼文,屡下明诏,举贤良,求术士,招异伦,拔俊茂。
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登降揖让之礼极目,进者乐其条畅,怠者欲罢不能。
偃息匍匐乎诗书之门,游观乎道德之域,咸絜身修思,吐情素而披心腹,各悉精锐以贡忠诚,允愿推主上,弘风俗而骋太平,济济乎多士,文王所以宁也。
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举孝以笃行,崇能以招贤,去烦蠲苛以绥百姓,禄勤增奉以厉贞廉。
膳食,卑宫观,省田官,损诸苑,疏繇役,振乏困,恤民灾害,不遑游宴。
闵耄老之逢辜,怜缞绖之服事,恻隐身死之腐人,悽怆子弟之缧匿。
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胎卵得以成育,草木遂其零茂。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岂不然哉?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
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坏礼义;
信任群小,憎恶仁智,诈伪者进达,佞谄者容入。
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吹毛求疵,并施螫毒。
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
嗷嗷愁怨,遂亡秦族。
是以养鸡者不畜狸,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蠹,保民者除其贼。
故大汉之为政也,崇简易,尚宽柔,进淳仁,举贤才,上下无怨,民用和睦。
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
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品物咸亨,山川降灵。
神光耀晖,洪洞朗天。
凤皇来仪,翼翼邕邕。
群鸟并从,舞德垂容。
神雀仍集,麒麟自至。
甘露滋液嘉禾栉比。
大化隆洽,男女条畅
家给年丰,咸则三壤。
岂不盛哉!
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
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
南郡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
获之者张武张而猛服也。
是以北狄宾洽,边不恤寇,甲士寝而旌旗仆也」。
文学夫子曰:「天符既闻命矣,敢问人瑞」。
先生曰:「夫匈奴者,百蛮之最彊者也。
天性憍蹇,习俗杰暴,贱老贵壮,气力相高。
业在攻伐,事在猎射,儿能骑羊,走箭飞镞,逐水随畜,都无常处。
鸟集兽散,往来驰骛,周流旷野,以济嗜欲。
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捍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穫刈则颠倒殪仆。
追之则奔遁,释之则为寇。
是以三王不能怀,五伯不能绥,惊边扤士,屡犯刍荛,诗人所歌,自古患之。
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
乾坤之所开,阴阳之所接,编结沮颜,燋齿枭瞷,剪发黥首,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欢忻来附,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
飞鸟翕翼,泉鱼奋跃。
是以刺史感懑舒音而咏至德。
鄙人黭浅,不能究识,敬遵所闻,未剋殚焉」。
于是二客醉于仁义,饱于盛德,终日仰叹,怡怿而悦服。
条灾异封事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前幸得以骨肉备九卿,奉法不谨,乃复蒙恩。
窃见灾异并起,天地失常,征表为国。
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圳亩,犹不忘君,谆谆之义也。
况重以骨肉之亲,又加以旧恩未报乎!
欲竭愚诚,又恐越职,然惟二恩未报,忠臣之义,一杼愚意,退就农亩,死无所恨。
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
故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四海之内,靡不和宁
及至周文,开基西郊,杂遝众贤,罔不肃和,崇推让之风,以销分争之讼。
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咏文王之德,其《诗》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当此之时,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国欢于外,故尽得其欢心,以事其先祖。
其《诗》曰:「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言四方皆以和来也。
侯和于下,天应报于上,故《周颂》曰「降福穰穰」,又曰「饴我釐麰」。
釐麰,也,始自天降。
此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
下至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诗人疾而忧之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众小在位而从邪议,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故其《诗》曰:「歙歙訾訾,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
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强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诉,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当是之时,日月薄蚀而无光,其《诗》曰:「朔月辛卯,日有蚀之,亦孔之丑」!
又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又曰:「日月鞠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水泉沸腾,山谷易处,其《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其《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言民以是为非,甚众大也。
此皆不和,贤不肖易位之所致也。
自此之后,天下大乱,篡杀殃祸并作,厉王奔彘,幽王见杀。
至乎平王末年,鲁隐之始即位也,周大夫祭伯乖离不和,出奔于鲁,而《春秋》为讳。
不言来奔,伤其祸殃自此始也。
是后尹氏世卿而专恣,诸侯背畔而不朝,周室卑微
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陀二,彗星三见,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
长狄入三国,五石陨坠,六《鸟儿》退飞,多麋,有蜮、蜚,鸲鹆来巢者,皆一见。
昼冥晦。
雨木冰。
李梅冬实。
七月霜降,草木不死。
八月杀菽。
大雨雹。
雨雪雷霆,失序相乘。
水、旱、饥、蝝螽、螟蜂午并起。
当是时,祸乱辄应,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也。
周室多祸:晋败其师于贸戎;
伐其郊;
郑伤桓王
戎执其使;
卫侯朔召不往,齐逆命而助朔;
大夫争权,三君更立,莫能正理
遂至陵夷,不能复兴。
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今陛下开三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章交公车,人满北军。
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诉,转相是非。
传授增加,文书纷纠,前后错缪,毁誉浑乱。
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
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陷正臣。
正臣进者,治之表也;
正臣陷者,乱之机也。
乘治乱之机,未知孰任,而灾异数见,此臣所以寒心者也。
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于朝,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毁誉将必用,以终乖离之咎。
是以日月无光,雪霜陨,海水沸出,陵谷易处,列星失行,皆怨气之所致也。
夫遵衰周之轨迹,循诗人之所刺,而欲以成太平,致雅颂,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
初元以来六年矣,案《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
夫有《春秋》之异,无孔子之救,犹不能解纷,况甚于《春秋》乎?
原其所以然者,谗邪并进也。
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既已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退而善政还。
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
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
故《易》有《否》《泰》。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君子道消,则政日乱,故为否。
否者,闭而乱也。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则政日治,故为泰。
泰者,通而治也。
《诗》又云「雨雪麃麃,见晛聿消」,与《易》同义。
昔者鲧、共工、公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当是时,叠进相毁,流言相谤,岂可胜道哉!
帝尧、成王能贤舜、禹、周公而消共工、管、蔡,故以大治,荣华至今。
孔子与季、孟皆仕于鲁,李斯与叔孙俱宦于秦,定公、始皇贤季、孟、李斯而消孔子、叔孙,故以大乱,污辱至今。
故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
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守善笃也。
《易》曰:「涣汗其大号」。
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今出善令,未能逾时而反,是反汗也;
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
《论语》曰:「见不善如探汤」。
二府奏佞谄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
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
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故《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小人成群,诚足愠也。
孔子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
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
何则?
忠于为国,无邪心也。
故贤人在上位,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易》曰:「飞龙在天,大人聚也」。
在下位,则思与其类俱进,《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在上则引其类,在下则推其类,故汤用伊尹,不仁者远,而众贤至,类相致也。
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訾訾,数设危险之言,欲以倾移主上。
忽然用之,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灾异之所以重至者也。
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
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诛,览《否》《泰》之卦,观雨雪之诗,历周唐之所进以为法,原秦、鲁之所消以为戒,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
臣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窃推《春秋》灾异,以效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
臣谨重封昧死上(《汉书·楚元王交附传》:更生见周堪张猛在位,几己得复进,惧其倾危,乃上封事谏。)
政和大观四年冬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二
皇帝嗣位十年,制礼作乐,海内大治。
既以庚寅日至躬祀昊天,天意昭格;
布德施惠,天下咸喜,嘉与四方一新,诏以明年正月改元政和
臣窃观自汉而下,人君皆无大功德以警动百姓耳目,则取白麟宝鼎甘露神爵之瑞以为年纪。
此既陋矣,而当世士大夫又率谀辞侈说,作为歌颂,臣益陋之。
恭惟皇帝嗣位以来,珍祥上瑞日奏于前,然陛下以为此有形之实,未之奇也;
昊天之眷,而承祖宗之休,与夫庶政和而百志成者,此无形之实,而前世所未有,乃取以名元。
元乎大哉!
三代之盛所莫及也。
士大夫幸生此时,乃不能操觚秉牍,具载圣天子之伟绩,使与商颂、周、雅并而不愧,岂大宋之文物独后于古哉!
臣虽至陋,然所论奏不为世屈;
身虽至贱,而窃希盛旦之难逢,不胜愤激,谨稽首再拜,上《政和颂》曰:
粤若放勋,于变斯民。
厥时既雍,万世推仁。
周汉而下,敦朴浇淳。
治具罔设,和气亦湮。
孰是宝鼎,孰为爵神?
犹取建元,诬我后人。
伟哉我宋,明德相因。
太祖垂统,太宗是申。
累圣勤治,休息抚循。
九夷八蛮,悉来奉珍。
及我神考,革弊用古。
凌汉跨周,放勋是与。
哲宗集勋,且完且补。
迄其大成,则在明主。
明主临御,道济区宇。
既乂既肃,时旸时雨。
我观于野,多
如京如坻,云积千庾。
甘露载○,中堂泥泥。
滋万化原,以彰治体。
谁谓河浊,忽清如济。
于传载之,至治所委。
有繁者,五色而炳;
有嘉者禾,异亩同颖。
跂行喙息,亦莫不顺。
孰致斯和惟和厥政。
惟和伊何,不絿不竞。
匪亟匪徐,天子之令;
克刚克柔,天子之政。
和发于上,四方孚听。
我礼和矣,其曲三百,民斯来效,神斯来格。
我乐和矣,八音克谐,凤仪兽舞,将观其来。
吾刑和矣,咸适厥中,民用弗犯,囹圄屡空。
吾臣和矣,其恭克协,师师相规,以辅丕烈。
保合大和,登于至治。
唐虞之隆,亦所未备。
庚寅日至,称秩天祀。
乃布吾辂,乃甲万骑。
爰初卜吉,封人筑㙺。
雨雪漉漉,不期而至,先事涤尘,兹为上瑞。
将祼于庙,肃雍储思。
云漏日穿,式示天意。
朱坛绀席,宵升于陛。
璧月珠星,炜烨相缀。
六龙昼还,驰道如砥。
赫彼乌肠,曜我麾帜。
天鸡呈祥,布德施惠。
薄海内外,罔不欣喜?
天祐皇帝,永锡纯祉。
皇帝穆然,喜此政和
三登允格,九叙惟歌。
爰新显号,以膺福多。
更僖万年,靡偏靡颇。
念彼元和,其德多愧。
百愈颂之,辞谀事侈。
维此政和,功隆泽溢。
臣驹作颂,昭示无极!
请白崇经教士之意于天下疏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七
臣愚无所识知,窃独闻之于士君子,陛下稽古如帝尧,好学如孔子,万机之暇,博览前载之书,至于夜分不寐,盖尝慨然以士寡学为叹,故臣略陈劝学之方,其详则在陛下下议郎博士议,以诏天下。
臣尝窃怪西汉之士亦专一经,而其饰吏事、断疑狱皆出于此;
今之学者亦专一经,而不能施于用。
神宗皇帝所为罢词赋而建经义者,盖将使之见于行事也,非以为决科之具而已。
今徒能诵王安石义训及义格以待问,此岂神宗皇帝所望于士者耶?
臣知其然矣。
臣尝以《尚书》试进士,请以《尚书》一经言之。
尚书》五十八篇,大约数万言,自帝尧至秦穆,其世次之先后,与其诰命誓训之所从作,杂见他书,学者所宜知也。
奇文奥义,训注不能尽者,昔之老儒有白首而不能穷也,然其可以为有司之问题者,不过二千而已。
二千之目,自元丰至今,凡大学公私试与州郡省试之所问者皆不离此,而其所尝问者又不再出,盖今之可以为题者又才数百而已。
数百之义,学者如竭其力,数岁可备也。
数百义足以应敌,则其他虽吾本经,有不必究知者矣。
有司按其义而可以合格,则又不敢不取。
而鬻书者取士之所对义,刻为版本,若《书》则自《尧典》至《秦誓》靡不皆有,谓之排类,后生小儒晓夜课读,虽不敢尽用,然少增损之,亦足以合格。
如是而欲望其饰吏事、决疑狱,岂不难哉!
六经之旨既为微妙,其间星辰、山川、禽鱼、草木皆资他书以相参验,此王安石所以「书无所不读也」。
然今之学安石所训之外,则不复研究,而有司之不可以为题者,又皆不复究知,独诵道德性命之言,以为学圣人之道者如是足矣。
盖昔之善医者,必先读神农之书,以遍识天下之药,虽其用药之妙出于自得,非书之所能尽,然未有不明于药性之寒温补泻而后能为方者也。
后之庸医,以为治病之妙不在于此,独收古方,而不复读神农之书,则其所试之方,足以毒人而已。
今之学者不幸类此。
臣愚以谓宜于大义之外,令有司杂取六经中事,及安石之所未训释,或训释而未尽,与先儒之所疑而未决者,如今之策题以问士,常出其不意,而视其所通多寡以为升黜,则凡诵时文者不能有所侥倖,而通经博古之士出矣。
凡臣之所言者,上自师儒,下逮进士,皆心知其弊,独口不言尔。
其间豪杰之士,亦各欲暴露其所长,至于有所拘而不得驰骋,则尤不乐于此,而考试时文词一律,试官亦益厌之,但上下相循以为习俗,无有言于朝者。
臣愚不肖,窃欣太平之难遇,而嘉圣道之方兴,又重惜神考崇经教士之意不白于天下,是故勇不自制,既以其身当天下之笑讥,亦不虞蹈狂妄之罪,辄具为书,冒献于上。
古人曰「士不通经,果不足用」,惟明主裁之!